來 源:重慶作家網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6年02月23日
——評小說《票決》、《殊途》
張渝揚
吳長齡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作家。他中學畢業回鄉后,干過農活、抬過石頭、打過草鞋、繡過花,還當過修建潼南三塊石電站復興營的文書,從民辦教師到小學教導主任、縣委宣傳部干部科長、縣新華書店經理,后來又“浪擊商舟蕩文思”,在困境中經歷了人生的坎坷磨礪,成就了他今天的事業與文學的成功之路。
“經歷地獄之苦,方知天堂之福。當今人們之所以浮躁,是對過去的無知”。作為一個經歷過困境和有正義良知的作家,吳長齡有著洞察社會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獨特視角,對生活有獨特的發現。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具有獨特意義的現實題材。這種獨特的發現源于他人生的坎坷磨礪和厚重的生活積累。從短篇小說《票決》到中篇小說《殊途》,他寫得很慢,但寫得很有思想深度。寫得慢,是因為他用更多時間在思考。他雖然只發表了這兩篇小說,但他“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發表便令人刮目相看。
《票決》是吳長齡發表的第一篇小說。通過江城縣建設局局長譚嘯天與副手雷萬通在創辦大通實業公司,開發建設“黃金堡花園”樓盤這一事件上所產生的國家利益與單位利益的矛盾沖突中,作者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善于以小見大,敢于秉筆直書當下社會矛盾,直面轉型期社會現實,對當下社會尤其是官場中那種微妙而錯綜復雜的關系與轉型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構進行了深刻的剖析。為我們抒寫了一幅當下社會現實生活尤其是一些握有重權單位“以權謀私”的內幕圖,尤顯難為可貴。當下的人們對城市建設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尤為關注,時有微詞。而《票決》就是圍繞了這兩大社會熱點問題展開敘事,為我們開啟了一個窗口,讓讀者得以窺見其冰山之一角。
中篇小說《殊途》,則以江州市第一看守所201室作為一個窗口,通過幾個不同身份的囚犯共關一室所發生不同的犯罪故事,折射出市場經濟大潮的宕迭起伏,人性的多元內涵。作品圍繞同因“路橋事件”刑拘的原江州市交通局長老田和路橋公司經理的我(即梁易天);因嬌妻情變憤而殺人被判死刑的重刑犯,原江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民營企業家“刀疤洪”(洪漢彪),與“刀疤洪”情同兄弟的“二進宮”刑犯馬扎;因集體貪污罪入獄的小河鎮黨委書紀茍眼鏡、鎮長陸衛東等人的犯罪根源和犯罪經過的敘寫,深刻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價值觀的裂變和社會百態,人生百味,描畫出時下的各色人物行狀,通過三組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故事置于現實的生活環境,扎實的文筆敘寫了發生在生活表象背后的令人震驚的存在,引人深思。
獨特的生活發現,源于豐厚的生活積累。從這兩篇小說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經歷。
關注現實,抒書當下,寫官場,寫職場是近年來不少有擔當的作家關注并涉及的一個當代題材。當代題材難寫,多半因為作家們身在此山中,面對滾滾紅塵中火熱的生活,面對其豐富、駁雜和瑣碎,不知道從何處著眼,何處落筆。在《票決》中,這篇讓沉思的小說的不同凡響之處,就是作者以其現實主義創作的強盛之勢和政治識見,圍繞譚嘯天退居二線后,面臨的當下社會現實中種種復雜關系,面對轉型時期官職升遷與價值觀重構的重重矛盾,以及社會與人,人與社會間的利益關系的撞擊這一主線,為讀者展現了一幅當下官場中浮躁與淡定,迷失與堅守的世相圖,留下了“人生到底為什么?”“當官到底為什么?”這個有待于當下人們解答的深深疑問。
面對既是自己的老上級,老縣長雷一夫的兒子,又是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建設局副局長雷萬通,在是否能接替建設局局長這一重要職位,需要自己表達明確意見的關鍵時刻,譚嘯天作為一名技術型的基層領導干部,他沒有在當下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中所迷失,也沒有為自己堅守的為人,為官底線而放棄原則,更不為雷萬通利用單位的優勢,“抓住轉型期經濟的轉型特征,就顯得“冠冕堂皇”的表象而迷惑。他以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堅強黨性和人民公仆為人民的質樸本能、堅定地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象一塊璞玉,它的轉型期存在著很多瑕疵,正需要我們不斷地去雕琢它。而我們手握重權的國家機器卻放棄為百姓服務的宗旨,用權利的影響去干預市場,甚至侵占市場,這不是在雕琢,這是在玷污,這會讓我們經過艱苦努力選擇的市場經濟道路走向反面。”正因為有了這一卓然的政治識見,因而在向組織推薦繼任建設局長這一關鍵時刻,他就有了一條明確的選擇原則,不管是對誰,只要他是盡心雕琢而不是存心玷污這塊璞玉,他就支持;反之,就是對有恩于他的老縣長之子,那個為了上爬而不惜以“抓尾巴”的理論為誘導,利用職權優勢去影響、去干預市場,為本單位謀利而撈取其政治資本,已經在基層職工測評“海選”中和局黨組票決時行情看好,只等在官場的風云變幻之中堂而皇之升職的這位下級,他也決不支持。作者在這里道出了為官一任的天職:“人民賦予我們的職責是什么?作為一縣大口,而我們忘卻肩負的責任,去和老百姓爭市場,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豈不亂套?這就是滋生腐敗的溫床。”這一震聾發饋的逼問,正是這部小說要道出的要義,要彰顯的內核,要詮釋的真諦。這是一部經過作家潛心創作的有社會認識價值的小說。對于轉型期市場經濟時代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們尤其是官場,職場和城市建設部門復雜的人和事有著深切的體會和理解,才凝結了作者深厚的生話積累,在藝術處理方面更體現了作者的深入思考。小說用冷峻的語言,洗練的文筆,通過對譚嘯天“黑頭”形象的塑造,運用人物對話和心理刻劃,把這位卸任的建設局長的剛正性格和為人為官的優良品質突顯昭然。在敘事結構上,作者巧妙地將干部任用票決制這一主線與職權單位及官場內部的復雜關系與利益取向這條副線相互鏈接,釆取閃回的敘事手法,把建設局長“黑頭”的正直,財政局長“石大肚”的勸言、老縣長雷一夫的“托孤”、副局長雷萬通的以權謀私、副局長魏一賢的圓滑通達,局黨組成員林嬌的政治敏銳,交織穿插,凸現了各自人物的鮮明性格和不同的命運走向,為我們塑造了當下官場中的一組雕像,構成了小說《票決》思想的銳利張力,寫實的藝術魅力和作家準確把握轉型期時代生活的能力。
更可貴的是,作者并非在書齋憑借閱讀和想象虛構生活,他一直在故釋的正是在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這個中人,個中事真實內幕的演釋事發生的現場。當下官場、職場中的各種貓膩傳聞已久,但是,《殊途》演。
官場、職場一直面臨著人生的兩種狀態:動與靜,得與失,進與退,進取與沒落。這兩種姿態猶如一條河的左右兩岸,風景截然不同。
當在官場、職場追逐的人們漫步于悠然自得,寧靜淡泊的人生左岸時,隨便檢視一處曾經沉迷于那激烈角逐,無情競爭、因浮躁、浮華而弄得心身疲憊的人生右岸風景,你會尋找到人生左岸那片綠地中的寧靜、淡定和精神的慰籍,人文的悲憫,尤其是在官場、職場中迷失自我、偏離方向的人。因為當下的社會,尤其是官場、職場,太現實、太熱鬧、太功利、太浮躁,欲望太多,以致讓一些人失去了思考的耐力、時間的定力、信念的毅力。現實中像“雷萬通”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追所求都讓人們內心充滿可疑而一再被詬病。
而作為姊妹篇的《票決》與《殊途》,對新時期轉型社會價值重構中產生的深刻思考和尖銳逼問,為我們遠眺太遠的世界,揭示太近的生活開放了一個視點。作者對現實主義最為現實的典型的藝術描寫,體現了對實現主義創作本源的有益探尋,正是有了這種總體氛圍,小說才在寫實的刻意追求上,使用含蓄內斂的筆鋒折射社會的諸多現象和人性的真善,針貶丑惡。并于機智中表現人性之美,以現實主義的敘事手法,反映出改革開放年代的大氣象,展現了以市場經濟背景下的人物的命運沉浮。
作者善于觀察生活、體悟生活,才有了在用小說反映現實,用政治識見詮釋現實的藝術追求中,為我們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思考。作為現實主義的小說。作者要告訴人們的不僅是飲食男女和思想價值觀重構的此岸存在,更是有著豐茂人文根底的社會擔當的彼岸存在。同時,也揭示其政治休制深層次的內在弊偏。這對于深化政治體制和依法治國改革具有深切的人文關懷,這就是小說《票決》、《殊途》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文學價值。
重慶市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備案/許可證編號:渝ICP備202200732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99號8樓 電子郵箱:cqzxwxy@163.com,cqzj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