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上游新聞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5年09月28日
9月27日,由重慶市作協小說創委會與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聯合主辦的“當文學遇見汾酒——重慶作家跨界交流沙龍”在兩江新區舉行。活動由重慶市作協主席張者作為主講人,十余位重慶文學創作者以“雅集”為媒,圍繞文學創作、地域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展開深度對話,為山城文化界奉上一場兼具思想性與人文氣息的精神盛宴。
共赴“詩酒趁年華”之約
本次活動以“文人雅集”為底色,重慶市作協小說創委會副主任、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顧問宋尾作為召集人,并特邀知名作家向林及部分媒體副刊編輯共同參與。嘉賓陣容涵蓋小說創作、文學評論、媒體傳播等多個領域,通過跨視角碰撞,探索文學與傳統文化的共生之道。
活動伊始,嘉賓們在重慶青花汾酒體驗中心總經理韓磊先生的介紹中,沉浸式感受了中國白酒文化的千年脈絡。從《詩經》中的“酒既和旨”到唐代詩人的“會須一飲三百杯”,酒與文學的不解之緣成為現場熱議的起點。重慶市作協主席張者表示:“文學與酒,自古便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雙翼。前者以文字記錄時代,后者以微醺觸動靈感,二者的碰撞恰如重慶的山水——既有煙火氣的厚重,亦有詩意的靈動。”
文學如何為傳統文化“賦新聲”
在核心座談環節,嘉賓們圍繞“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展開深度交流。向林以自身創作為例,提出“文學應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無論是《詩經》的質樸,還是宋詞的婉約,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情感密碼,始終能為當代創作提供養分。今天的交流,讓我們看到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依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span>
重慶市作協小說創委會副主任宋尾則從地域文化視角切入,認為“重慶人的性格與文學的細膩感,恰似酒的‘水形火性’——看似矛盾,實則交融共生”。他提到,本土作家應從地域文化中汲取靈感,讓作品既有“鄉野的粗獷”,亦有“書房的沉靜”。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副秘書長、重慶晚報文化中心主編陳廣慶作為媒體代表,強調了文化傳播的創新路徑:“傳統不是靜態的標本,而是流動的活水。通過‘文學+’的跨界形式,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溫度與力量?!?/span>
作家贈書為雅集留痕
活動尾聲,一場別開生面的“贈書儀式”為現場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印記。與會作家向主辦方贈予親筆簽名的著作,包括張者《老風口》、向林《重慶往事》、宋尾《相遇》、陳泰湧《白色救贖》等代表作。同時陳泰湧也代表新聞媒體作協向活動承辦方重慶青花汾酒體驗中心贈送了《太空火鍋城》一書。山西杏花村汾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重慶省區經理趙鵬也為每位參與活動的作家贈送了一部有關中國酒文化國際傳播史學研究的著作《清香天下》,這些承載著思想與情感的書籍,不僅是對活動的認可,更象征著文學與文化的薪火相傳。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秘書長、上游新聞文化頻道負責人陳泰湧表示:“此次雅集是一次‘以文會友’的嘗試,未來我們希望能持續搭建跨界交流平臺,讓文學在更廣闊的土壤中生長?!?/span>
據悉,本次活動正值國慶佳節前夕,主辦方以“雅集”形式呼應傳統文人“以文相聚”的精神內核,通過“參觀+座談+贈書”的沉浸式體驗,讓文學創作與傳統文化深度交融。正如嘉賓們所言,當文學遇見文化,當靈感碰撞思想,這場沒有喧囂的沙龍,恰如一杯溫潤的佳釀,余味悠長。
(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供稿 圖片由重慶青花汾酒體驗中心提供)
重慶市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備案/許可證編號:渝ICP備202200732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0302002751號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99號8樓 電子郵箱:cqzxwxy@163.com,cqzjsy@163.com